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发布《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8:25:43  浏览:830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发布《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的通知

国家环保局 海关总署 外贸部


关于发布《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的通知
1994年3月16日,国家环保局、海关总署、外贸部

国务院各部委、局(办)、总公司,全军环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经贸厅(委)局,海关广东分署,直属各海关:
为了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加强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和执行联合国《关于化学品国际贸易资料交流的伦敦准则》,现发布《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自一九九四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附件:1、《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2、《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第一批)3、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略)

附件: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加强化学品首次进口和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的环境管理,执行《关于化学品国际贸易资料交流的伦敦准则(1989年修正本)》(以下简称《伦敦准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领域内从事化学品进出口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化学品的首次进口和列入《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以下简称《名录》)的化学品进出口的环境管理。
食品添加剂、医药、兽药、化妆品和放射性物质不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化学品”是指人工制造的或者是从自然界取得的化学物质,包括化学物质本身、化学混合物或者化学配制物中的一部分,以及作为工业化学品和农药使用的物质。
(二)“禁止的化学品”是指因损害健康和环境而被完全禁止使用的化学品。
(三)“严格限制的化学品”是指因损害健康和环境而被禁止使用,但经授权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仍可使用的化学品。
(四)“有毒化学品”是指进入环境后通过环境蓄积、生物累积、生物转化或化学反应等方式损害健康和环境,或者通过接触对人体具有严重危害和具有潜在危险的化学品。
(五)“化学品首次进口”是指外商或其代理人向中国出口其未曾在中国登记过的化学品,即使同种化学品已有其他外商或其代理人在中国进行了登记,仍被视为化学品首次进口。
(六)“事先知情同意”是指为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目的而被禁止或严格限制的化学品的国际运输,必须在进口国指定的国家主管部门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七)“出口”和“进口”是指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办理化学品进出境手续的活动,但不包括过境运输。

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五条 国家环境保护局对化学品首次进口和有毒化学品进出口实施统一的环境监督管理,负责全面执行《伦敦准则》的事先知情同意程序,发布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实施化学品首次进口和列入《名录》内的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的环境管理登记和审批,签发《化学品
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证》和《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发布首次进口化学品登记公告。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列入《名录》的有毒化学品的进出口凭国家环境保护局签发的《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见附件)验放。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根据其职责协同国家环境保护局对化学品首次进口和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申请资料的有关内容进行审查和对外公布《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
第七条 国家环境保护局设立国家有毒化学品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申请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的化学品的综合评审工作,对实施本规定所涉及的技术事务向国家环境保护局提供咨询意见。
国家有毒化学品评审委员会由环境、卫生、农业、化工、外贸、商检、海关及其它有关方面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组成,每届任期三年。
第八条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规定对本辖区的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进行环境监督管理。

第三章 登记管理
第九条 外商或其代理人向中国出口所经营的未曾在中国登记(除农药以外)的任何化学品,必须向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化学品首次进口环境管理登记申请,并按规定填写《化学品首次进口环境管理登记申请表》,免费提供试验样品(一般不少于二百五十克)。
外商首次向中国销售农药的登记管理仍按《农药登记规定》执行,农业部和国家环境保护局定期交换登记信息。
第十条 国家环境保护局在审批化学品首次进口环境管理登记申请时,对符合规定的,准予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并发给准许进口的《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证》。对经审查,认为中国不适于进口的化学品不予登记发证,并通知申请人。
对经审查,认为需经进一步试验和较长时间观察方能确定其危险性的首次进口化学品,可给予临时登记并发给临时登记证。
对未取得化学品进口环境管理登记证和临时登记证的化学品,一律不得进口。
第十一条 外商或其代理人为首次向中国出口化学品取得的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有效期为五年,有效期满前要求延续登记的,原申请人须在期满之日六个月前提出换证登记申请。
临时登记有效期为一年,有效期满前应确认是否准予正式登记。遇特殊情况经登记机关批准可以延期,延续时间不超过一年。
第十二条 每次外商及其代理人向中国出口和国内从国外进口列入《名录》中的工业化学品或农药之前,均需向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有毒化学品进口环境管理登记申请。对准予进口的发给《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证》和《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以下简称《通知单》)。《通知单》实行一批一证制,每份《通知单》在有效时间内只能报关使用一次。(见附件一)
第十三条 申请出口列入《名录》的化学品,必须向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有毒化学品出口环境管理登记申请。
国家环境保护局受理申请后,应通知进口国主管部门,在收到进口国主管部门同意进口的通知后,发给申请人准许有毒化学品出口的《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证》。对进口国主管部门不同意进口的化学品,不予登记,不准出口,并通知申请人。
第十四条 国家环境保护局签发的《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证》须加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审批章。国内外为进口或出口列入《名录》的有毒化学品而申请的《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证》为绿色证,外商或其代理人为首次向中国出口化学品而申请的《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证》为粉色证,临时登记证为白色证。
第十五条 《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第一联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留存,第二联(正本)交申请人用以报关,第三联发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第十六条 申请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的审查期限从收到符合登记资料要求的申请之日起计算,对化学品首次进口登记申请的审查期不超过一百八十天,对列入《名录》的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登记申请的审查期不超过三十天。
第十七条 国家环境保护局审批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申请时,有权向申请人提出质询和要求补充有关资料。
国家环境保护局应当为申请提交的资料和样品保守技术秘密。
第十八条 化学品首次进口环境管理登记申请表和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申请表、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证和临时登记证、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统一监制。

第四章 防止污染口岸环境
第十九条 进出口化学品的分类、包装、标签和运输,按照国际或国内有关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在装卸、贮存和运输化学品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急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第二十一条 因包装损坏或者不符合要求而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口岸污染的,口岸主管部门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和消除污染,并及时通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防止和消除其污染的费用由有关责任人承担。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未进行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而进出口化学品的,由海关根据海关行政处罚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处以罚款,并责令当事人补办登记手续;对经补办登记申请但未获准登记的,责令退回货物。
第二十三条 进出口化学品造成中国口岸污染的,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第二十四条 违反国家外贸管制规定而进出口化学品的,由外贸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因实验需要,首次进口且年进口量不足50公斤的化学品免于登记(《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中的化学品除外)。
第二十六条 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收费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1994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
(第一批)
List of Toxic Chemicals Banned or Severely Restricted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First Group)
---------------------------------------------------------------------
| | 化学品名称 | 美国化学文摘号| 用 途 |
| | | | |
| | Name of Chemicals | US CAS-No. | Use |
| | | | |
|--|----------------------------------|---------------|-------------|
| 1|青石棉 |12001-28-4 | 工 业 |
| |(Crocidolite) | | (Industry) |
|--|----------------------------------|---------------|-------------|
| 2|多氯联苯(PCBs) |1336-36-3 | 工 业 |
| | | | (Industry) |
|--|----------------------------------|---------------|-------------|
| 3|多溴联苯 |59080-40-9 | 工 业 |
| |(PBBS) |27858-07-7 | (Industry) |
| | |13654-09-6 | |
|--|----------------------------------|---------------|-------------|
| 4|三(2,3—二溴丙基)磷酸酯 |126-72-7 | 工 业 |
| |(Tris(2.3-dibromopropyl)phosphate)| | (Industry) |
|--|----------------------------------|---------------|-------------|
| 5|三氮丙啶基氧化磷 |545-55-1 | 工 业 |
| |(Tris-aziridinyl-phosphinoxide) | | (Industry) |
|--|----------------------------------|---------------|-------------|
| 6|丙烯腈 |107-13-1 | 工 业 |
| |(Acrylonitrile) | | (Industry) |
|--|----------------------------------|---------------|-------------|
| 7|汞化合物 |107-27-7 | 农 业 |
| |(Mercury compounds) |62-38-4 |(Agriculture)|
|--|----------------------------------|---------------|-------------|
| 8|艾氏剂 |309-00-2 | 农 业 |
| |(Aldrin) | |(Agriculture)|
|--|----------------------------------|---------------|-------------|
| 9|狄氏剂 |60-57-1 | 农 业 |
| |(Dieldrin) | |(Agriculture)|
|--|----------------------------------|---------------|-------------|
|10|异狄氏剂 |72-20-8 | 农 业 |
| |(Endrin) | |(Agriculture)|
|--|----------------------------------|---------------|-------------|
|11|滴滴涕(二氯二苯三氯乙烷) |50-29-3 | 农 业 |
| |(DDT) | |(Agriculture)|
|--|----------------------------------|---------------|-------------|
|12|六六六.混合异构体 |608-73-1 | 农 业 |
| |(HCH.Mixed isomers) | |(Agriculture)|
|--|----------------------------------|---------------|-------------|
|13|七氯 |76-44-8 | 农 业 |
| |(Heptachlor) | |(Agriculture)|
|--|----------------------------------|---------------|-------------|
|14|六氯苯 |118-74-1 | 农 业 |
| |(Hexachlorobenzene) | |(Ahriculture)|
---------------------------------------------------------------------
--------------------------------------------------
| 限制程度 | 海关商品编码H.S.Code |
| |--------------------------|
|Degree of Restriction| 化学品制剂| 化学品纯物质 |
| |Preparation|Pure Substance|
|---------------------|-----------|--------------|
| 禁止 | | 2524.0090 |
| (Banned) | | |
|---------------------|-----------|--------------|
| 严限 | | 2903.6990 |
|(Severely Restricted)| | |
|---------------------|-----------|--------------|
| 严限 | | |
|(Severely Restricted)| | 2903.6990 |
| | | |
|---------------------|-----------|--------------|
| 严限 | | 2919.0000 |
|(Severely Restricted)| | |
|---------------------|-----------|--------------|
| 严限 | | 2933.9000 |
|(Severely Restricted)| | |
|---------------------|-----------|--------------|
| 严限 | | 2926.1000 |
|(Severely Restricted)| | |
|---------------------|-----------|--------------|
| 禁止 | | 2805.9000 |
| (Banned) | | |
|---------------------|-----------|--------------|
| 禁止 | 3808.1000 | 2903.6990 |
| (Banned) | | |
|---------------------|-----------|--------------|
| 禁止 | 3808.1000 | 2910.0000 |
| (Banned) | | |
|---------------------|-----------|--------------|
| 禁止 | 3808.1000 | 2910.0000 |
| (Banned) | | |
|---------------------|-----------|--------------|
| 禁止 | | 2903.6200 |
| (Banned) | | |
|---------------------|-----------|--------------|
| 禁止 | 3808.1000 | 2903.5100 |
| (Banned) | | |
|---------------------|-----------|--------------|
| 禁止 | 3808.1000 | 2903.6990 |
| (Banned) | | |
--------------------------------------------------
---------------------------------------------------------------------
| | 化学品名称 | 美国化学文摘号| 用 途 |
| | | | |
| | Name of Chemicals | US CAS-No. | Use |
| | | | |
|--|----------------------------------|---------------|-------------|
|15|三环锡·普特丹 |13121-70-5 | 农 业 |
| |(Cyhexatin) | |(Agriculture)|
|--|----------------------------------|---------------|-------------|
|16|1,2一二溴乙烷 |106-93-4 | 农 业 |
| |(EDB) | |(Agriculture)|
|--|----------------------------------|---------------|-------------|
|17|氟乙酰胺·敌蚜胺 |640-19-7 | 农 业 |
| |(Fluoroacetamide) | |(Agriculture)|
|--|----------------------------------|---------------|-------------|
|18|2,4,5—涕(2,4,5—三氯苯氧乙酸) |93-76-5 | 农 业 |
| |(2,4,5 - T) | |(Agriculture)|
|--|----------------------------------|---------------|-------------|
|19|二溴氯丙烷(1,2—二溴—3—氯丙烷) |96-12-8 | 农 业 |
| |(DBCP) | |(Agriculture)|
|--|----------------------------------|---------------|-------------|
|20|内吸磷 |298-03-3 | 农 业 |
| |(Demeton) | |(Agriculture)|
|--|----------------------------------|---------------|-------------|
|21|氰化合物 |57-12-5 | 农 业 |
| |(Cyanide) | |(Agriculture)|
|--|----------------------------------|---------------|-------------|
|22|氯丹(八氯化甲桥茚) |57-47-9 | 农 业 |
| |(Chlordane) | |(Agriculture)|
|--|----------------------------------|---------------|-------------|
|23|杀虫脒 |6164-98-3 | 农 业 |
| |(Chlordimeform) | |(Agriculture)|
|--|----------------------------------|---------------|-------------|
|24|氯化苦 |76-06-2 | 农 业 |
| |(Chlorpicrin) | |(Agriculture)|
|--|----------------------------------|---------------|-------------|
|25|砷化合物 |7440-38-2 | 农 业 |
| |(Arsenic compounds) | |(Agriculture)|
|--|----------------------------------|---------------|-------------|
|26|五氯酚(五氯苯酚) |87-86-5 | 农 业 |
| |(Pentachlorophenol) | |(Agriculture)|
|--|----------------------------------|---------------|-------------|
|27|地乐酚 |88-85-7 | 农 业 |
| |(Dinoseb) | |(Agriculture)|
---------------------------------------------------------------------
--------------------------------------------------
| 限制程度 | 海关商品编码H.S. Code |
| |--------------------------|
|Degree of Restriction| 化学品制剂| 化学品纯物质 |
| |Preparation|Pure Substance|
|---------------------|-----------|--------------|
| 禁止 |3808.1000 | 2931.0000 |
| (Banned) | | |
|---------------------|-----------|--------------|
| 禁止 |3808.1000 | 2903.3000 |
| (Banned) | | |
|---------------------|-----------|--------------|
| 禁止 |3808.1000 | 2924.1000 |
| (Banned) | | |
|---------------------|-----------|--------------|
| 禁止 |3808.1000 | 2918.9000 |
| (Banned) | | |
|---------------------|-----------|--------------|
| 禁止 |3808.1000 | 2903.4029 |
| (Banned) | | |
|---------------------|-----------|--------------|
| 禁止 |3808.1000 | 2930.9090 |
| (Banned) | | |
|---------------------|-----------|--------------|
| 禁止 | | 2837.0000 |
| (Banned) | | |
|---------------------|-----------|--------------|
| 严限 |3808.1000 | 2903.6990 |
|(Severely Restricted)| | |
|---------------------|-----------|--------------|
| 严限 |3808.1000 | 2921.4200 |
|(Severely Restricted)| | |
|---------------------|-----------|--------------|
| 严限 |3808.1000 | 2904.9090 |
|(Severely Restricted)| | |
|---------------------|-----------|--------------|
| 严限 | | 2811.2900 |
|(Severely Restricted)| | |
|---------------------|-----------|--------------|
| 严限 |3808.1000 | 2908.1090 |
|(Severely Restricted)| | |
|---------------------|-----------|--------------|
| 严限 |3808.1000 | 2908.9090 |
|(Severely Restricted)| | |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批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的通知

国务院 中央军委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批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的通知

国发〔2013〕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军区、各军兵种、各总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武警部队:
  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做好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事关广大官兵切身利益,事关军队战斗力建设,事关社会和谐发展,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制定印发《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优待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法律法规的客观要求,是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实际举措,是服务部队、服务基层、服务官兵的具体体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军队各级,要站在维护国家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清做好新形势下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军地双方密切配合,加大安置工作力度,完善配套措施,积极主动地抓好工作落实,努力提高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做好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良好氛围,支持和鼓励广大官兵及其家属立足本职,奋发进取,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贡献。



                        国务院 中央军委
                         2013年10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总参谋部 总政治部


  第一条 为保障国家和社会对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的优待,实现随军家属充分就业,促进军队战斗力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随军家属,是指经军队师(旅)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并办理了随军手续的现役军人配偶。
  第三条 随军家属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奉献,其就业安置享受国家和社会的优待。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都有接收安置随军家属的义务。
  第四条 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应当贯彻国家就业安置政策,坚持社会就业为主、内部安置为辅,鼓励扶持自主择业创业,不断提高随军家属就业安置质量和水平。
  第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做好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的重要责任,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具体办法,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
  第六条 军队各级应当积极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做好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主动提供随军家属相关情况,教育引导随军家属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组织随军家属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做好内部安置工作。
  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下同)系统是驻地部队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的牵头组织单位,应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具体安置办法,并协同抓好工作落实。
  第七条 随军前是在编在岗公务员的随军家属,按照属地管理、专业对口、就地就近原则,在编制职数范围内由接收单位结合本单位和本人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安置。接收单位明确人员后,应当在6个月内办理接收手续。
  第八条 随军前是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随军家属,按照属地管理、专业对口、就地就近原则,由驻地人民政府督导各事业单位在编制内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进行定向招聘。接收单位明确人员后,应当在6个月内办理接收手续。
  随军家属符合事业单位招聘条件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第九条 随军前在中央和地方实行垂直管理单位工作的随军家属,是公务员的参照本办法第七条、是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参照本办法第八条进行安置。各地垂直管理单位应当支持和落实当地政府安置随军家属的任务,具体办法由省军区系统会同驻地人民政府根据相关单位的编制情况、用人需求,商相关单位制定。
  第十条 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和战时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随军家属需要安置就业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安置。
  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国有、国有控股和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企业在新招录职工时,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和岗位任职资格要求,结合随军家属专业特长、经历学历等情况,按照适当比例择优聘用随军家属,具体比例由各省级人民政府确定。
  第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就业困难的随军家属纳入政府就业扶持范围,通过提供就业服务、鼓励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援助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就业。
  第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鼓励和扶持随军家属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随军家属,按照国家有关优惠政策给予支持。
  第十四条 驻地偏远、缺乏社会就业依托的部队,应当充分挖掘内部安置潜力,通过开办营区服务网点等形式,最大限度安置随军家属,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军队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第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随军家属根据其特长、就业意向和社会用工需求,积极参加职业培训。对参加职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按规定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随军家属经培训并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发放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十六条 军地各级应当加强对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地方人民政府、省军区系统和驻军组成的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
  第十七条 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应在每年年初召开会议,部署年度安置工作;年中进行一次检查督导,查找整改问题;年底进行总结通报,促进工作落实。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解放军总政治部建立联合督导机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实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第十八条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3年10月8日起施行,以往有关随军家属优待安置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天津市市区道路桥梁管理规定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市区道路桥梁管理规定

1990年11月27日天津市人民政府第28号令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市区道路桥梁的管理,充分发挥道路桥梁的使用功能,保持设施完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范围:
(一)道路设施。包括车行道、人行道、里巷和楼间甬路、路面边缘至建筑线之间的土路、广场、公共停车场以及路肩、分隔带、道路两侧边沟、路名牌等道路附属设施。

(二)桥梁设施。包括各种桥梁、立体交叉桥、过街人行天桥、地道、涵洞以及桥上和地道内照明灯具、桥名牌、吨位牌等桥梁附属设施。
第三条 天津市市政工程局是本市道路桥梁管理的主管机关。
第四条 道路设施按市市政工程局确定的分工界线分别由天津市道路桥梁管理处和区城建局(区市政局)负责管理。
桥梁设施由天津市道路桥梁管理处负责统一管理。
天津市道路桥梁管理处和区城建局(区市政局)以下统称为道路管理部门。
第五条 各单位投资修建的专用道路桥梁设施和单位内部的道路桥梁设施,由产权单位负责维修和管理。

第二章 道路设施管理
第六条 禁止下列损坏道路设施的行为:
(一)在道路上拌合水泥、砂浆、混凝土等;
(二)在道路上碾压炉灰、铁板等;
(三)在道路上洒漏腐蚀性物质,油浸或水泡道路;
(四)在道路上焚烧物品、进行各种损坏道路的明火或焊接作业;
(五)两吨以上的机动车在里巷和楼间甬路中擅自通过;
(六)在非指定的道路上进行机动车试刹车;
(七)机动车和畜力车在人行道上擅自通过或停放;
(八)挪动、拴拽、涂改、遮挡、敲击路名牌等道路附属设施;
(九)向道路、路肩和道路两侧边沟倾倒垃圾、污水或其他废弃物;
(十)其他损坏道路设施的行为。
第七条 禁止履带式车辆、铁轮车和其他对道路有损坏的车辆在铺装路面的道路上行驶。确需行驶的,须经道路管理部门同意,并在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后,方可通行。

履带式车辆,经同意在铺装路面上横穿或短距离通行的,应按公安机关指定时间、路线行驶。
第八条 凡改动或影响道路设施结构设置各类棚亭、广告牌、宣传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存车处)、公共电(汽)车车站、永久性护栏等和在建筑物门前修建台阶、坡道以及植树、栽仲花草的,均须征得道路管理部门的同意。
施工中,不得损坏其他道路设施;施工后,由施工单位或个人负责清除废土杂物。
第九条 市区干线道路不得开办摊群市场。
改变道路使用功能开办摊群市场的,须征得市市政工程局的同意,并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条 设置在道路上的各种井子,不得高于或低于路面十五毫米,发生井子塌陷、井盖缺损等现象,产权单位应及时修复。
各种地下管道发生渗、漏、跑、冒等情况时,产权单位应迅速修复。
第十一条 各单位修建与市区道路相通或相交的专用道路、桥梁及铁路时,应事先征得道路管理部门的同意并签订协议。
第十二条 市区道路与铁路平交道口的养护管理分工为:两股钢轨之间及钢轨以外二米以内的铺面部分,由铁路产权单位负责;道口铺面以外部分,由道路产权单位负责。铁路、道路产权单位应相互配合,保证道口路面平顺。

第三章 占路收费管理
第十三条 单位和个人占用市区道路,在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后,应向道路管理部门缴纳占路费。
第十四条 道路管理部门核收占路费,应使用市市政工程局统一印制的占路收费单据,并按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占路费标准收取。
任何部门和个人均不得擅自减免占路费。
第十五条 对未经批准占路的单位和个人,除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外,并由道路管理部门按规定标准的三倍追缴占路费。
第十六条 对超过批准时间和面积占路的单位和个人,除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外,并由道路管理部门按规定标准的二倍追缴占路费。
第十七条 经批准占路的单位和个人在占路期间不得改动、损坏道路设施,在占路结束后,负责将路面清理干净。
第十八条 因道路维修、拓宽或改建需要中止或终止占路的,占路单位和个人应在限期内无条件撤出。

第四章 道路挖掘管理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挖掘道路,均须经道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手续,并按规定标准向道路管理部门交纳道路挖掘修复费。
第二十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道路在竣工后三年内,除地下管线事故紧急抢修外,原则上不准挖掘;确需挖掘的,按下列规定交纳道路挖掘修复费:
(一)道路竣工一年以内(含一年)的,按规定标准的三倍交纳;
(二)道路竣工三年以内(含三年)的,按规定标准的两倍交纳。
第二十一条 每年十一月十五日至次年二月底原则上不准挖掘道路;确需挖掘的应按规定标准的两倍交纳道路挖掘修复费。
第二十二条 挖掘道路的施工单位应按批准挖掘的位置、面积、时间进行施工。需要移动位置、扩大面积、延长时间的,应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三条 道路挖掘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标志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十四条 各种地下管线的产权单位因抢修管线事故,需立即挖掘道路的,应同时向道路管理部门作口头通报,并按规定标准在三天内向道路管理部门交纳道路挖掘修复费。
第二十五条 道路挖掘后的沟槽回填工作由挖掘道路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单位应按道路管理部门规定的土质和方法分层夯实,并符合土基密度和沟槽回填标高等技术标准,不得将混有杂物或达不到密实度标准的原土质重新回填沟槽。
路面结构修复工作由道路管理部门负责。

第五章 桥梁设施管理
第二十六条 禁止下列损坏桥梁设施的行为:
(一)在桥梁上下游二十米的河道范围内擅自埋设管线、挖沙取土;
(二)在桥梁下停泊船只;
(三)船只通过桥梁时碰撞或用篙点触、拴拉桥桩和纵横梁;
(四)在桥梁设施上乱贴滥画,堆放物料;
(五)其他各种损坏桥梁设施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 车辆通过桥梁时,应按标志牌的规定行驶,不准超重、超高、超速。
超重车辆通过桥梁,须经道路管理部门同意,并按公安机关指定的时间行驶。
超重车辆通过桥梁应按规定标准向道路管理部门缴纳超重车辆过桥损失补偿费。需要采取桥梁加固保护措施的,超重车辆产权者应承担桥梁加固所需费用。
第二十八条 各种管线需藉桥梁通过的,应经道路管理部门批准,并签订管线过桥技术与施工安全保障协议书和交纳管线过桥损失补偿费。
禁止对桥梁设施有腐蚀性或降低桥梁承载能力及改变桥梁设施结构的管线藉桥梁通过。
第二十九条 开启式桥梁在开启前,各种船只、车辆应在距桥梁五十米以外的地方停泊、停驶,待许可通过的信号发出后,方可通过。

第六章 奖励和处罚
第三十条 对保护道路桥梁设施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道路管理部门或主管机关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一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七条第一款、第八条的,由道路管理部门分别情况责令停止违章行为、恢复原状、交纳道路设施损坏赔偿费,并可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的,由道路管理部门分别情况责令限期修复、交纳道路设施损坏赔偿费,并可处二百元以下罚款;因不履行修复义务造成人、车事故者,还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的,由道路管理部门责令交纳道路设施损坏赔偿费,并视情节可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十九条,未经道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擅自挖掘道路的,由道路管理部门责令停工、交纳道路挖掘修复费,并视情节按道路挖掘修复费的三至五倍处以罚款。
第三十五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五条,达不到回填规定标准的,除由道路管理部门责令施工单位重新返工回填外,还可视情节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的,由道路管理部门分别情况责令停止违章行为,限期拆除违章设施、交纳桥梁设施损坏赔偿费,并可视情节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对故意损坏道路、桥梁设施,阻障道路桥梁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对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道路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应依法行使职权。对滥用职权、循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对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中道路设施损坏赔偿费、桥梁设施损坏赔偿费,超重车辆过桥损失补偿费、管线过桥损失补偿费和道路挖掘修复费的标准,由市市政工程局提出,报经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批准执行。
第四十条 机动车试刹车路线由市市政工程局和市公安局共同确定。
第四十一条 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和郊区、县城镇的道路桥梁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由天津市市政工程局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0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
一九八一年九月十九日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天津市市区道路桥梁管理暂行办法》和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六日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修改(天津市市区道路桥梁管理暂行办法)部分条文的决定》同时废止。



1990年11月27日